在世界范圍內引發(fā)廣泛討論的美國能源獨立究竟影響怎樣,是噱頭還是經濟領域革命?
昨日 (2月13日),記者獲得的一份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報告判斷,美國將憑借能源獨立降低其自身的經常項目逆差,并最終在2025年實現(xiàn)經常項目順差。
美國能源獨立并非遙不可及
美國能源獨立是指,由于美國在開采頁巖油氣資源上的技術突破,使其可以大規(guī)模開采頁巖油氣,從而改變進口油氣的局面,甚至可以實現(xiàn)出口。
據(jù)美國能源信息署(EIA)估計,美國將在2019年成為天然氣凈出口國。2012年底,國際能源署(IEA)發(fā)布報告稱:2035年,美國將完全實現(xiàn)能源獨立,不再依賴進口石油,并成為能源凈出口國。
上述社科院報告稱,美國去年2月份的原油產量創(chuàng)下21年來新高,達到717.7萬桶/日,17年來首次超過凈進口量。該月,美國原油出口量為12.4萬桶/日,比去年同期增長1倍多,創(chuàng)下13年來的最高水平。
報告稱,即使按照最嚴格的統(tǒng)計口徑計算,美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也已降到50%以下。由此可見,美國能源獨立并非遙不可及。
社科院世經所博士蘇慶義認為,美國能源獨立將通過直接和間接渠道影響自身的經常項目。直接渠道是指,通過減少油氣進口、增加油氣出口降低經常項目逆差。
間接渠道是指油氣產量上升導致油氣價格降低,從而降低制造業(yè)企業(yè)的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,提升制成品的價格競爭力,促進制造業(yè)出口,降低貿易逆差。
2006~2012年,美國石油的逆差占經常項目逆差的比重在32%~71%。美國能源獨立將導致石油的貿易逆差大幅削減,并最終實現(xiàn)該項目的貿易順差。
我國產品將面臨國際競爭
該報告測算稱,假定2013~2035年美國石油年出口和進口增長率與2012年相同,即出口增長率是8.4%,進口增長率是-6%。2020年,美國石油將扭轉逆差的趨勢,開始呈現(xiàn)順差。
考慮到美國能源價格降低后對貨物貿易的促進,這份報告認為,2020年,美國經常項目逆差將從2012年的4750億美元縮小到750億美元。2025年,美國將實現(xiàn)3560億美元的經常項目順差。2026~2035年,美國的經常項目順差將持續(xù)擴大。
那么,中國該怎么辦?蘇慶義對記者表示,美國能源獨立將使得美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大大加強,意味著我國產品將面臨更加激烈競爭。
而在國際金融領域,報告稱,若2020年后,美國將實現(xiàn)經常項目順差。為了購買美國出口品,其他國家將大幅增加對美元的需求。美元需求的增加將使得美元保持強勁態(tài)勢,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進一步鞏固。
蘇慶義建議,我國應調整原有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,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,使人民幣在未來10~15年內成長為重要的國際貨幣。